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梁丹)3月19日,2025年北大光華兩會后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會在北京大學科技園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劉俏、顏色、唐遙、陳玉宇、龔六堂、仇心誠、周黎安、張崢、劉曉蕾、李波等10位學者,現(xiàn)場分享全國兩會學習感悟,深度分析兩會后經濟形勢,探討展望政策未來。會議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聯(lián)合舉辦。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院長劉俏表示,從中長期看,全要素生產率仍然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其增速來源于技術進步和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盡管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不足是長期的全球性挑戰(zhàn),但中國卻有相對優(yōu)勢,中國所擁有的大規(guī)模生產場景有利于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提升。
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速的來源,應著重關注科技革命催生出的新節(jié)點行業(yè)和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被掣肘的領域。劉俏建議,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技術變革實現(xiàn)農業(yè)領域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大力提升價值鏈上游程度、進一步提升研發(fā)強度、大幅提升基礎研究的占比;推動居民消費率提升、提升居民財產性收入;構建房地產發(fā)展新模式,挖掘房地產市場投資和消費潛力。
據了解,自2014年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就開始在兩會前后舉辦經濟形勢與政策展望分析會,延續(xù)至今已經11年。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