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以兒童健康教育溫暖“星星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2-09-29 作者:楊玉春 來源:中國教育報

孤獨癥譜系障礙在我國兒童中的患病率大約是7‰,最佳治療期為6歲前,越早干預效果越好。日前,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官方網(wǎng)站公布了《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服務規(guī)范(試行)》,要求聚焦0~6歲關鍵階段,強調開展群體防控,注重服務便利可及,并引導家庭積極參與。

孤獨癥譜系障礙(ASD)簡稱孤獨癥,與自閉癥同義,是一類精神疾病,多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興趣狹窄、智力偏低、語言發(fā)育障礙、社交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huán)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征。通常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xiàn)出來,還有的孩子在一兩歲時看起來很正常,到3歲左右才發(fā)現(xiàn)有異類表現(xiàn)。對于患兒,錯過最佳治療期、不科學的教育方式以及缺乏持續(xù)性康復訓練等都會導致癥狀加重。

只有早篩查、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診斷,在家庭育兒行為和幼兒園保育教育過程中滲透、普及相關健康教育科普知識,糾正認知偏差,合力改善患兒孤獨癥傾向,才能幫他們縮小與正常兒童的差距,讓他們逐漸融入社會。中國已建成三級預防監(jiān)測網(wǎng)絡,提供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初篩、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復篩、綜合醫(yī)院兒科診斷三級篩查服務,對9、18、24月齡的嬰幼兒開展孤獨癥譜系障礙早期篩查。孤獨癥譜系障礙社交異常和部分行為刻板等表征一般在早期便會出現(xiàn),及早篩查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異常。家庭須積極參與早期篩查,當兒童出現(xiàn)“不看、不應、不指、不語、不當”五不行為時,則需要辨別是否存在孤獨癥傾向。治療上最重要的是提供健康教育服務和行為治療指導,促進對患兒正常行為的教育塑造,特別是社會性行為的矯正,糾正兒童異常行為,提升患兒生存質量。

開展家庭健康教育,面向家長普及防護常識。在孤獨癥兒童成長的關鍵期,若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不當,或對孤獨癥認識不足,則有可能引起孩子一系列的心理及行為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又會使部分家長對孩子采取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例如,失去教育耐心,自卑心理,補償性溺愛,這都會加重孤獨癥兒童的社會性受損,甚至導致惡性循環(huán)。通過健康教育引導父母改進養(yǎng)育方式,家長參與和陪伴是孤獨癥兒童干預工作最有效的措施,持久性的康復過程需要家長始終葆有理解、尊重和平等的心態(tài),為兒童康復提供溫馨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在日常交流和生活中有的放矢,做好觀察記錄工作,習得康復護理基本技能,必要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介入藥物治療。

開展幼兒園健康教育,引入融合教育模式。在幼兒園等開展幼兒健康教育,引導家長在入園前期掌握兒童健康基本常識,及時跟蹤識別兒童成長發(fā)育進程,實施家園共育,構建常態(tài)化的兒童成長支持系統(tǒng)。在幼兒園逐步開展融合教育,在國家對特殊兒童教育政策基礎上,確保每所幼兒園都至少有一位教師具備實施融合教育能力,針對孤獨癥兒童實行一人一案的特殊教育模式,在入園之初即要盡快識別、篩選出孤獨癥兒童,建立起針對性的融合教育成長支持系統(tǒng),同時積極尋求社會支持和專業(yè)幫助。

構建兒童友好型社會,開展好孤獨癥宣傳。聯(lián)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孤獨癥日”,旨在提高對自閉癥的關注和研究。要整合各級婦聯(lián)、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婦幼保健機構等多方力量,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增加對孤獨癥兒童的包容和理解,在家庭、幼兒園及其他兒童活動場域進行健康教育賦能,消除對于孤獨癥的誤解和排斥,引導整個社會關愛幫助“星星的孩子”。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專職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29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