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民間故事,現在的青少年會喜歡嗎?還有必要講給他們聽嗎?很多人對此心存疑惑,但是在浙江師范大學副教授、兒童文學作家常立看來,“經典的民間故事是經過一代代人口耳相傳的,能清晰簡潔地教會孩子講故事的方法,它有著千錘百煉的結構,還充滿了歷久彌新的想象力”。這些經典故事所包含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故事內在結構邏輯,正是孩子所需的精神養(yǎng)分,也是其傳承千年的魔力所在。
近日,北京蒲蒲蘭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作家講座活動,邀請常立與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員陳露、繪本畫家馬玉一起,圍繞最新出版的繪本《百鳥衣》和《哪吒》,探討民間故事如何講給孩子聽、怎樣在傳承中注入新意等話題。
“百鳥衣”是中國較為知名的民間故事,但繪本《百鳥衣》只是借鑒了“百鳥衣”里的部分情節(jié),還結合了“林蘭童話”中的《龍女》。在書中,采蓮女用優(yōu)美的歌聲打動了龍王子,二人喜結連理。不料,女皇抓走了龍王子為自己修王宮。采蓮女依龍王子的囑托織出一件百鳥衣,通過歌聲吸引出女皇,順利解救出龍王子。
該書文字作者常立在雜糅兩個故事時,根據現代思維進行了一些變化:一個是拯救者的性別有了反轉,采蓮女救了龍王子;另一個是人物愿望從以往故事里追求王權,變到書里男女主角都只是追求平凡普通的幸福生活;最后是點睛之筆——強調了藝術的力量,采蓮女獲得百鳥的羽毛,是靠自己的歌聲去換取,并非像老故事一樣以武力去掠奪。而歌聲也是開啟故事高潮的魔力鑰匙,體現了傳統(tǒng)的民間故事經過現代性的重述后,被賦予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繪本《百鳥衣》的插畫出自陳露之手,她在故宮博物院從事古書畫的技法研究與臨摹工作。在創(chuàng)作時,她將傳統(tǒng)繪畫里流動婉轉的線條之美、概括生動的造型之美,融入適宜于兒童的鮮亮而充滿趣味的繪畫風格之中,使得他們在閱讀時能感受到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與此同時,還可在其中找到《女史箴圖》《歷代帝王圖》《瑞鶴圖》《水閣納涼圖》《海錯圖》等古代名畫的影子,以此寄希望于通過閱讀繪本的方式,在孩子們心中留下這些藝術作品的印記,待到有朝目睹原作時,更加易于欣賞與理解。
常立坦言,在真正的民間故事發(fā)生并傳播的現場,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故事模板和必須亦步亦趨的固定類型,供人頂禮膜拜。我們的前輩——那些卓越的故事講述者,早已將不同時代、地域、民族、種族、身份、階層等特征融入了自己的故事,也經由故事展現出不同的人在不同時空的愿望、喜好與價值取向。這就使得講故事真正成為一件有魔力的工作——只需要稍稍更換一些零件,調整一些順序,增刪一些細節(jié),甚至就像轉動萬花筒一樣,輕輕一轉,一個似曾相識,但又有萬千不同的新的世界就此誕生了。
繪本《哪吒》也是如此。在這本書里,從哪吒的出生到最后的舍身,李靖只關注自己的功名利祿,完全沒有了父親的角色。相反地,哪吒則毅然決然地站在了反對強權,維護天下孩子的獨立與自由的層面。
“希望民間故事經我改編之后,是兒童本位的,并指向現代文明。”常立說,“《百鳥衣》中,我希望藝術的力量獲得勝利,而不僅僅是演一出古老的權力更替的戲。而在《哪吒》中,我希望兒童能發(fā)展出獨立的自我,而不是成人的附庸。此外,我還對原故事里的一些暴力內容做了轉化,使其更適合今天的兒童閱讀。”
同樣,馬玉在《哪吒》的創(chuàng)作上也做了大膽創(chuàng)新,人物形象及特征借鑒了古代民間木版年畫,還融入了傳統(tǒng)戲劇元素,翻頁時仿佛有“聲音”存在,里面的人物有了自己的“舞臺”。另外,書籍護封和內封的鏤空模切也頗具新意,馬玉解釋道,因為哪吒是靈珠子轉世,代表著哪吒的力量來源,所以護封采用鏤空式設計,在視覺上更具立體感。內封哪吒顯現于護封的圓形鏤空(靈珠子)內,金光閃閃,是蓮花重塑的金身,而封面的四條龍會對明亮璀璨的靈珠充滿好奇,這是光明與黑暗的較量。
“民間故事本來就是不斷發(fā)展的,加入現代元素能使其更加豐富、富有活力,一如《百鳥衣》和《哪吒》這兩部民間故事繪本,無論是故事改編還是畫面的創(chuàng)新融合,都希望給現代的孩子更好的閱讀體驗。”常立說。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15日第10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