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參觀岳陽樓的孩子們,忍不住在岳陽樓前齊聲誦讀起來,這是岳陽樓景區(qū)假期里常見的景象。暑假已至,帶孩子打卡“四大名樓”,身臨其境,登高臨遠,感受名樓的歷史文化底蘊,讓孩子與古人的生命情感發(fā)生碰撞,培養(yǎng)其“詩心”,是不少家長的時髦選擇。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的鸛雀樓、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也因此成了網(wǎng)紅打卡點。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詩意中國,源遠流長。無論是城市的布局,還是傳統(tǒng)村落的構筑以及園林的設計,無不蘊含著層次和韻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追求詩意棲居的實際表達。而作為我國傳統(tǒng)建筑中一個重要類型,榫卯相扣、十方圓滿的“樓”無疑最能體現(xiàn)中國古建筑的匠心之韻和文化之美,是技術與藝術的絕妙結(jié)合體。特別是見證歷史風雨的四大名樓,它們在建造之初甚至都不是為了真正的居住,卻因為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雖屢毀又得以屢建,應該說,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典型代表。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上至帝王之尊,下至州縣官府,都對修建樓閣情有獨鐘。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這四大樓閣。它們代表著中國古代建筑的精髓和美學,作為一種可供人觀賞、觸摸的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更是一部部史書,讓我們重溫祖國的歷史文化,激發(fā)起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
名山大川,千古恒在,而人工建筑則不然。地震、水火、暴風、驟雨,乃至時間的簡單流逝,都可能給建筑物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害。悠悠五千載,人類建造了無數(shù)建筑,卻或崩塌,或毀于火。如今,幾乎找不到上千年的建筑,而四大名樓流傳至今,為什么?
樓因文而顯,文賴樓以存。毫無疑義,如果沒有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崔顥的《黃鶴樓》,王勃的《滕王閣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些樓閣早就淹沒在歷史長河中,而只要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這些詩詞歌賦便不會消逝。只要這些文學作品流傳不息,即便這些建筑物倒塌百次,人們亦會將其修復如初。
這些建筑的靈魂是文化,而文化則通過建筑得以承載。相較于西方文化,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更早地致力于追求以詩性和精神家園為核心的人居理想。中華文明代代相傳,使得這些樓堂館所能夠歷久彌新。文化的力量,使得以樓閣作為載體傳承歷史文化的現(xiàn)象展現(xiàn)出了獨特的中國特色。
樓址變遷,樓形更迭,文人們曾目睹的名樓早已消逝,然而它們所承載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卻恒久不變。一代又一代人立于古人曾駐足之地,以與先輩相似的眼眸,審視著鮮少變化的山川河流,靜聆那與千百年前無異的風聲與鳥鳴。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因詩歌而生活得極為詩意且優(yōu)雅,如同精神之光,照耀著歷史,并引領著后來者。
曾有人說,中國人的浪漫都在詩詞里。詩詞早已在我們的生命歲月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更上一層樓”里得到鼓舞,在“白云千載空悠悠”里體驗蒼?!麡呛我詾槊麡??正是其獨特的歷史典故和詩詞佳作,這共同的文化瑰寶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找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共鳴。打卡名樓的熱潮,正如一股清泉,浸潤著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滋養(yǎng)著心靈的每一寸土地;又如一面鏡子,映照出年輕一代追尋文化根脈的堅定身影;更像一聲號角,召喚著我們?nèi)鞒心欠輾v久彌新的經(jīng)典文化,共同筑牢文化自信的堅固基石。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體”,新文旅時代,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游客體驗感和互動感成為關鍵。名樓景區(qū)通過創(chuàng)新旅游消費場景,諸如背誦經(jīng)典免門票等活動,實現(xiàn)了從靜態(tài)展示到活態(tài)參與、從單向感知到互動分享的轉(zhuǎn)變,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而面對當前火熱的夜間文旅消費需求,不管是武漢的地標性建筑黃鶴樓,還是洞庭湖畔的岳陽樓紛紛開啟了“夜游模式”,讓游客們在夜幕下感受純凈自然的詩風,于斑斕光影中穿越古今,感受墨客赤子之心。它們依托建筑本體和豐富的文化故事,在聲光電與智能數(shù)字系統(tǒng)的交匯中,引入NPC角色,成功地將自身的文化內(nèi)涵和故事情節(jié)融入游客的體驗之中,使游客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景區(qū)的文化魅力,從而大大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讓“小物件”與“大名樓”相遇,為人們的旅途增添新念想,也是名樓景區(qū)們作出的新嘗試。名樓景區(qū)通過開發(fā)個性化、趣味化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這些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基于對人們知識探索需求、情感表達需求、文化認同需求的深入挖掘,來激發(fā)當代年輕人的情緒共鳴,從而喚起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好奇。
而各類“花式打卡”“共享一刻”,更是社交媒體賦予文旅活動新的社交屬性。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與樓合影,走馬觀花,而是成為一種可以通過實時分享美圖、視頻和“熱?!眮硌由炀€下交流的活動。這種分享使得文旅體驗實現(xiàn)了深度社交化,讓人們在享受旅行的同時,也能在線上與他人分享快樂和收獲。
如何在有限的人生境遇里追求詩和遠方,是現(xiàn)代人一生的課題。矗立于江河之畔的四座名樓,留下無數(shù)遷客騷人的足跡。他們豪邁瀟灑、率真飄逸,雖各有人生際遇,卻同嘆家國情懷?!跋裨姼枰粯拥厣睢保皇乾F(xiàn)在的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的先輩們,用人生譜寫的答案。名樓景區(qū)的各種新動作,更像是跨越時空的一曲曲回響……
(作者系湖南省岳陽市市委政策研究室黨刊編輯科科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19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