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是一個開放性、多義性的存在,“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有人說,文字是紙上的迷宮,需要讀者去解密、揭秘。不管怎么說,與閱讀相遇,既是文化知識與個人經歷的串聯(lián)與印證,也是生命體驗的沉浸與參與,還是想象力的放飛與探索。所有的一切,最終在悠然心會中頓悟與升華、傳承與啟新,就像陶淵明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那樣。
且讀且行,在生命體驗中悠然心會。閱讀是一架“夢幻飛行器”,帶領我們穿越古今中外,覽閱宇宙洪荒,洞察細微幽深。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只能經歷有限的時空與歷程,但閱讀可以為我們無限拓展開去,其中,隨著我們每個個體的成長,生命的體驗與閱讀的感悟交匯融合、彼此賦能,最終達成雙向奔赴,這是最美的閱讀與成長旅程。
小時候閱歷淺薄,讀不出很多字詞的精妙。后來重讀,常常悠然心會,覺得妙不可言。阿城的小說里寫“老鷹在天上移來移去”,中學的時候讀不出“移”的妙處,后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旅游,躺在青青草地上看天上的鷹影,一下午頓悟了。老鷹飛得很高,人在地面上是看不到翅膀振動的,看不出鷹在飛,只是在“移來移去”。同時,在文中,這樣的描寫也暗示了作者當時的寂寞心情。
廣采博覽,在“結網而居”中悠然心會。在這個萬物互聯(lián)的信息時代,世界是張網,生活是張網,閱讀也要善于結點成鏈、綴鏈成網,結網而居。讓這張網連接起寬廣的世界與生活之網,結點相疊,網網相扣,進而去理解生活、讀懂世界。
讀書是點滴的知識積累。很多時候,這些積累都是分散的點狀記憶儲存,就像電腦硬盤一樣,純物理性地保存在腦海里,學習和生活中需要運用時,被調取出來參照比對。這只是讀書學習的原始樣式,對高質量的閱讀來說,不能只停留在“硬盤”的功能應用層面,還要通過思考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把一個個知識點連接成知識鏈,再將一條條知識鏈連綴成知識網。
不久前,一項“腦洞大開”的成果吸引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團隊研究了歷史氣候變化對于古代先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影響,以及古代先民對于歷史氣候變化的適應,發(fā)現(xiàn)由歷史氣候變化導致的降雪變化是造成唐代至清代中國古代建筑屋頂坡度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研究成果發(fā)表在世界著名學術雜志《科學》的網站首頁。將大氣科學與歷史學、考古學、建筑學、統(tǒng)計學等學科進行深度交叉融合,探尋古代人居環(huán)境變化及先人的生活智慧,用科學照亮歷史,讓學術鮮活洞明,這樣的“悠然心會”不由人不刮目相看。
當今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疾發(fā)展,信息和知識的碎片化現(xiàn)象比比皆是。單一的知識工具,只能使我們陷于盲人摸象的困境,要想了然洞然地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一張融匯各學科門類知識的大網。從一粒谷物的種子里,窺見民俗民風的變遷;從海量大數(shù)據(jù)的分析里,感知文化潮流的脈動;從一篇稽古鉤沉的舊聞里,讀懂世道人心的堅守……在廣采博覽中,遇見更多的“悠然心會”,這是信息時代閱讀的必由之路。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閱讀與人生,就是這樣的互證。穿行在人生這溫暖與百感交集的旅程里,閱讀幫助我們建立起與生活、與成長、與生命、與社會、與萬物的“超級鏈接”,帶我們在感受、體悟、領略、沉思、共情中悠然心會,讓我們有勇氣和信心從閱讀出發(fā),胸有丘壑,守正創(chuàng)新,以出世的精神,過入世的生活,去抵達一葦以航的生活行程,拓開舉重若輕的人生佳境。
?。ㄗ髡呦祿P州大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18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