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通道”第一場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其中,朱有勇、王亞平、林占熺、祖力亞提·司馬義幾位黨代表講述了他們的教育故事。
朱有勇
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名譽校長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在云南省瀾滄縣駐村科技特派員。瀾滄縣地處我國的西南邊陲,曾經是深度的貧困地區(qū)。2015年,我60歲,成為了脫貧攻堅的一員,我把實驗室搬到了田間地頭,幫助農民用冬閑田種上了冬季馬鈴薯,推廣了林下中藥材,開辦了農民技能培訓班,讓農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收成。我將繼續(xù)扎根在鄉(xiāng)村振興的第一線,為廣大農民群眾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
代表問答
人民日報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把論文書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偉大事業(yè)中。您被稱為“土豆院士”,請問在科技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過程中,您和您的同事們都有哪些新的實踐呢?
朱有勇代表:
我住在蒿枝壩村,脫貧摘帽以后,農民的口糧從粗糧換成了大米。但是我們村沒有水田,只有旱地。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成功地研發(fā)了水稻旱地種植的新技術,實現(xiàn)了水稻上山旱地種植,解決了口糧生產的難題。水稻上山有兩個創(chuàng)新點:第一個創(chuàng)新點就是水稻的旱地分蘗。自古水稻都是種在水田里面,一根秧苗變成一棵稻株。我們選育了一系列的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在旱地條件下與水田一樣,分蘗完成,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二個創(chuàng)新點是旱地除草,旱地的雜草比水田多得多,我們根據(jù)雜草的生長規(guī)律,創(chuàng)建了雜草萌芽期的封草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
水稻上山很受農民歡迎,今年云南推廣了50萬畝,蒿枝壩村推廣了405畝,最高畝產788公斤,最低634公斤,總產28萬公斤。蒿枝壩村277人,人均產量超過了1000公斤,飯碗牢牢地端在了我們自己的手中。
水稻上山是我們學習總書記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的具體的實踐。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鄉(xiāng)村振興做出更多的科技創(chuàng)新。
王亞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大隊航天員王亞平。今天是10月16號,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去年的今天我和戰(zhàn)友出征太空,此時正在對接通道,準備開啟空間站核心艙的大門?,F(xiàn)在我懷著同樣激動的心情站在“黨代表通道”上,即將步入黨代會莊嚴的大門,感到無比光榮,對此我充滿期待。
代表問答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您是我國第一個在太空授課的太空教師,也是第一個進駐中國空間站、第一個漫步太空的中國女航天員,也是目前為止中國在軌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您能否分享一下親身經歷的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對未來的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有什么期待?
王亞平代表:
大家知道,現(xiàn)在我的三位戰(zhàn)友正在浩瀚的太空“出差”。每次在太空聽聞到黨和國家的大事、喜事,對我們來說都是最強大的精神激勵。我們幸運地步入了新時代。從2013年我首次飛天,到一年前再次飛天,這十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捷報頻傳、勇攀高峰,我們有了更廣闊的飛行平臺、更長的飛行時間,有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我由衷地為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這十年一代代航天人接續(xù)奮斗。當年神舟五號首次飛天,我有了自己的飛天夢想。但那時我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夠飛上太空,并到艙外漫步,還能在太空給孩子們講課,點燃他們的飛天夢想。如今,第一批聽我太空授課的孩子們,已經成為了我航天戰(zhàn)線的隊友。航天事業(yè)帶給我最深的感受,一個是時代的力量,一個是傳承的力量。今天,站在“黨代表通道”上,我同樣感受到這樣的力量。
媒體朋友問我對未來的中國航天有什么期待?現(xiàn)在第四批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已經開始,歡迎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們。再過不久,中國空間站也將全面建成,我們也期待和國外同行一起進駐中國空間站,共同探索浩瀚宇宙。
最后,我想說:心有翼,自飛云宇天際;夢無垠,當征星辰大海。我的心始終在星辰大海上,我們始終準備為黨出征,用實際行動書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林占熺
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國家菌草工程技術中心首席科學家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林占熺,是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中心的首席科學家。1983年我開始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發(fā)明了菌草技術。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長期關懷下,菌草技術從福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菌草成為每年扶貧協(xié)作的第一個產業(yè),幫助西海固17500個農戶擺脫了貧困,被稱為致富草、幸福草。菌草也為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做了貢獻。菌草援外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菌草技術和減貧經驗已經傳播到世界106個國家和地區(qū)。我將以二十大為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xù)奮斗。
代表問答
中國日報記者:
您是電視劇《山海情》中農業(yè)專家的原型。如今,菌草技術不僅讓閔寧鎮(zhèn)的老百姓脫貧致富,而且推廣到了106個國家和地區(qū),“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都因為菌草擺脫了貧困。在這個過程中有什么讓您難忘的故事能與我們分享嗎?
林占熺代表:
菌草技術走向世界,我印象最深的是援外第一站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20多年前,那里還處在刀耕火種的部落經濟狀態(tài)中,如何讓他們掌握菌草這一現(xiàn)代生物技術,這是我們遇到的一大難題。我們因地制宜、因陋就簡,把技術本土化、簡便化,讓村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做就成,獲得成功。他們?yōu)榱藨c祝菌草技術示范成功,舉行了非常隆重的現(xiàn)場會,巴新總督、9位部長、五千多人從全國各地趕來參會,他們載歌載舞,高呼“China菌草、菌草China”。為了記住來自中國的幫助,一位部長把自己女兒的名字改叫“菌草”,而且特地登報公布。此后,從南太到非洲、拉美,許多人通過種菌草、種菇,擺脫了貧困,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到目前為止,我們?yōu)榘l(fā)展中國家培養(yǎng)了菌草技術骨干一萬兩千多人,培養(yǎng)菌草留學生24人。他們把菌草技術翻譯成18種文字在各地傳播,他們在實踐菌草理想,他們在為自己國家服務,同時為人類服務。2017年,菌草技術被中國—聯(lián)合國和平與發(fā)展基金列為重點項目,正在為落實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祖力亞提·司馬義
喀什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祖力亞提·司馬義,是喀什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我生長在新疆。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yè)之后,懷揣著建設邊疆的信念,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名高校教師,希望把知識的力量傳遞下去。過去十年,對新疆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我感同身受。我曾多次參加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向世界講述真實的新疆,以真相擊破那些惡意的謊言和抹黑。能夠當選為黨代表,來到北京參加這次莊嚴的會議我深感榮幸。我將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一起,為建設教育強國繼續(xù)奮斗。
代表問答
CGTN記者:
您曾長期在新疆從事教育工作,也多次前往聯(lián)合國講述新疆的故事,近幾年有哪些變化和故事讓您印象深刻?
祖力亞提·司馬義代表:
不久前我剛從日內瓦回來,以中國學者的身份參加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講述這些年新疆的變化,過去的十年我們新疆地區(qū)年生產總值翻了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多,都創(chuàng)歷史新高。新疆各族群眾平等地享有安全、穩(wěn)定、發(fā)展和進步的幸福生活。
也許對于很多人來說,這些都只是抽象的數(shù)字和概念,但是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我而言,這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們長期跟蹤調研的例子,在阿克蘇溫宿縣有一個維吾爾族女孩,她初中畢業(yè)后,先在當?shù)氐穆殬I(yè)學校學習刺繡,之后去了烏魯木齊的一家服裝廠當學徒,現(xiàn)在她已經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在黨和國家資金政策以及技術的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刺繡廠,帶領當?shù)馗嗟呐岳C出多彩的人生。
也許從我的職業(yè)角度這樣一個視角觀察新疆的變化更具有說服力。過去的十年,新疆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升,豐富著以知識改變命運的動人故事。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新疆孩子走出新疆去求學,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其他省份的學生來到新疆完成學業(yè)。在一個學生宿舍可以有多個民族的同學共學、共居、共樂。在我現(xiàn)在工作的喀什大學,大家如果走進學校任何一個食堂都可以品嘗到多個民族的美食,有的食堂居然成了網紅打卡地。
過去的十年,僅從學科建設的變化就能折射出新疆的巨變,比如說像語言學、物流、電子商務這樣的一些專業(y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是因為國家發(fā)展大戰(zhàn)略把新疆從內陸變成了對外開放的前沿,憑借著獨特的資源、產業(yè)、地理和人文的優(yōu)勢,新疆成為了“一帶一路”經濟帶上重要的物流中心和人才集散地。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看到成千上萬的畢業(yè)生在新疆找到了人生的大舞臺,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我身邊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歡迎大家來看看真實的新疆。我也深信新疆的明天會更加美好,歡迎大家來大美新疆做客。
(來源:中國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