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編制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工作指南》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基本要求為框架,構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運用效果評價模型,對主要教學方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效果進行了測評比較,對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運用效果提出了意見建議。
[關鍵詞]思政課教學方法;效果評估;效能提升路徑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對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一般專業(yè)課程相比,思政課在教學目的上,更加強調內化認同和情感升華,在教學內容上更加強調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論性。如何對不同的思政課教學方法開展科學評價,選擇更為契合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選取思政課上廣泛采用的課堂講授法、專題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自主型教學法作為分析對象,建立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模型,探究不同教學方法在高校思政課中的實際運用。
高校思政課不同類型教學方法的運用
教學方法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為了有效完成一定的任務而采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是影響教學活動效果的關鍵。隨著教育理念和教育環(huán)境的不斷發(fā)展變化,思政課教學方法不斷發(fā)展、日益豐富。本文采用雷儒金(2012)等的分類方法,依據(jù)教學過程中師生教育關系的側重點不同,將思政課教學方法的類型大致分為:教師主導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型、師生雙主體型、學生主體型四種類型,其對應的典型教學方法分別是課堂講授法、專題式、互動式和自主型。
課堂講授法及其運用。課堂講授法是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系統(tǒng)而連貫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方法。課堂講授法是教育的最初形式,是所有教學活動中最常見的教學方法,也是大多數(shù)高校思政課教學最基本的方法,又稱口述法、課堂講授法、系統(tǒng)講授法等。從教師的角度而言,它是一種由教師指向學生的單向行為;從學生的角度而言,它是一種接受性的學習方式。講授法之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普遍運用,是因為它具有信息量大、受眾面廣、主控性強、耗時較少的優(yōu)勢。
一般來說,高校思政課課堂講授法的運用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介紹講述綱要。教師要在短時間內介紹學習內容的基本范圍和概念,并略加說明;第二,詳細講述學習內容。要求教師講述的內容要建立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上,盡可能使所學知識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產生聯(lián)系,而且要適當運用提問、啟發(fā)等多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獲得對知識的理解;第三,強調要點,總結內容。將所學內容的要點再次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整體認識。
專題式教學方法及其運用。思政課專題式教學方法是指教師改變按章按節(jié)進行授課的習慣,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出發(fā),提煉和確立教學專題進行系統(tǒng)講授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要求既要能夠系統(tǒng)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又能透析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介紹前沿成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提高學生理解、認識、分析問題。專題式教學方法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師熟知思政理論課教材整體框架及知識要點,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特長與優(yōu)勢;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具備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能在教學過程中對相應的內容進行拓展描述。在課堂角色分配上,專題式教學也是研究型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性地位和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共同發(fā)揮,教師在其中充當啟發(fā)者和問題導向者的角色,而學生則扮演的是思考者和問題回應者的角色。
互動式教學方法及其運用?;邮浇虒W方法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在師生、生生之間充分對話交流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教學過程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教師“教”和學生“學”兩個主體的作用,達到“認知共振、思維同步、情感共鳴”的效果?;咏虒W方法主要包括問答和討論兩種形式。相比于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適當運用更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合作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生生之間的合作?;邮浇虒W方法主要是通過對話和交流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特點,達到視域的融合,同時,通過這種課堂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思政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并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在使用問答的形式開展互動教學時,教師應該主動掌握問答的過程和方向,確定好問答的時機、需要提的問題、怎么提,這樣才能確保師生互動的自然和生動,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
自主型教學方法及其運用。自主型教學方法是由師生共同建構而成的,在運用自主型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需要擴大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而教師充當?shù)淖饔镁褪窃趯W生需要時從旁做出適時的指導。實際上,自主型教學方法的運用范圍和廣度是取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水平的,隨著大學生學習能力的逐漸提高、自我意識的逐步覺醒和強化,學生將越來越由接受性學習走向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自主型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也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空間在不斷擴大的同時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知識的方向也應該隨之遷移。
相比較而言,學生的自主探究性活動是一種全新的、以問題解決為取向的學習活動,因此,自主型教學方法的運用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師能夠指導學生設計活動方案,為學生活動提供基本的條件,同時具備民主的精神、開放的胸懷以及平等的態(tài)度促使學生開展自主性的活動探究,并掌握介入學生活動的尺度,給學生有自主探討、成果交流和展示的機會。
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運用效果的評估
本研究以教育部教學評估的關注重點為基本依據(jù),構建了思政課教學方法運用效果的評價模型,采用實證研究方法,測評四種思政課教學方法的運用效果。為了進一步解釋高校思政課不同教學方法的運用效果問題,本研究主要運用層次分析法把問題條理化、層次化。結果發(fā)現(xiàn),在四種教學方法中,互動教學方法的層次總排序值最高,其他三種教學方法的層次總排序值高低次序分別為:專題式教學方法、自主型教學方法和講授法。測評呈現(xiàn)以下幾個傾向性特征。
互動教學方法更多受到學生歡迎。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能夠因材施教” “多種教學手段運用”,還是在“課堂互動”問題上,互動教學方法的得分都高于其他三種教學方法。大部分學生表示,采用互動教學方法不僅可以確保師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教師在采用互動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專題式教學方法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課程授課內容。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在“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上,四種教學方法的得分基本一致,即認為四種教學方法均能很好地突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并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將各個內容之間的詳略安排得當;在“知識點易于理解”問題上,專題式教學方法的得分最高,即認為當教師采用專題式教學方法時,更有利于加快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互動和專題式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成就感和創(chuàng)新力。問卷調查顯示,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有一定的學習成就感”問題上,互動教學方法和專題式教學方法的得分相對較高,即大部分學生認為互動教學方法和專題式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通過接受教師運用這兩種教學方法開展的思政課教學活動后,他們更具有學習成就感。
自主型教學方法難以利于課堂管理和學生學習成就感的獲得。在“合理有效地利用上課時間”問題上,自主型教學的得分略低于其他三種教學方法。此外,自主型教學方法在“有一定學習成就感”問題上的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對象主要是本科生,在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能力上欠佳,不能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提高思政課學習效能。
課堂講授法難以引起多數(shù)學生的共鳴。從層次總排序結果來看,講授法在四種教學方法中的得分最低。學生們一致認為,講授法作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師在使用講授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學生會嚴格受到教師對課堂的控制,處于被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狀態(tài)。同時,單一的講授法使教師不能很好的與學生互動,從而難以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礙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運用效果的建議
根據(jù)以上實證研究結論,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堅守原則,明確高校思政課功能定位。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維護主流意識形態(tài)、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四個自信”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學就是要把思政課的理論精髓講到學生心坎里,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智慧力量觸及學生靈魂,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將思政課打造成師生共同成長的“高效課”,學生真心喜愛的“靈魂課”、終身受益的“智慧課”。上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解決學生理想信念的問題。能否發(fā)揮好這種政治引導功能,決定著思政課的成敗。在教學實踐中堅守政治方向,實現(xiàn)好思政課的政治引導功能,是選擇和利用一切教學方法的基本前提。
二是豐富內容,提升高校思政課吸引力。思政課教學內容,一方面要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以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專門化的方式開展思政課顯性教學,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學生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實現(xiàn)高校思政課的教育目的。同時,注重隱性育人方法,通過對學生正向的感染和熏陶來感化、感染學生。另一方面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增加思政課教學的趣味性與生活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思政課教學的生動、鮮活,與個人的成長成才息息相關。在開展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聯(lián)系其他課程的內容展開論述,拓寬思政課學習的視域,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進課堂、進頭腦,實現(xiàn)高校理論課的內涵式發(fā)展。在深刻學習和全面領會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結合專業(yè)課內容向學生深刻闡釋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讓學生對所學理論真學、真懂、真信和真實踐。
三是創(chuàng)新方法,增強高校思政課實效性。大學生是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學發(fā)展的具體對象,也是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要堅持從學生成長的客觀實際出發(fā),采取靈活多樣、切實有效、易于接受的思政課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思政課教學過程當中,要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注意各種教學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時機,做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運用。隨著網絡技術、數(shù)字技術和移動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大學生思政課教學已經進入了“微時代”,這個時代的到來,使得各種信息的傳播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和“微媒體”隨時隨地查閱和學習新的知識和內容,促使學生有效利用碎片化學習時間。同時,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互動的方式,拓寬和深化大學生思政課教學內容。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開展思政課網絡教學,樹立科學的網絡教學理念,開發(fā)形式多樣的網絡教學方法和網絡教學平臺,構建思政課教學輔助平臺和有效載體,給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空間,彌補線下教學存在的某些缺陷,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
[本文為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課題“數(shù)智技術推動邊疆地區(qū)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20VSZ10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芮紅磊,廣西財經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李碧靜,廣西財經學院;周仕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技術和信息化中心】
原載2023年第3/4期《中國高等教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