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第三小學(以下簡稱“附屬三小”)四年級語文組教師正在開展集體教研活動,與他們一起開展教研活動的還有遠在90多公里外的崇左市龍州縣共和完全小學的教師們。兩所學校的老師共同登錄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一起研究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海上日出》的課后作業(yè)設計。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第三小學作為崇左市打造的智慧校園樣板校,承擔著引領區(qū)域學校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任務。近年來,依托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通過個性化的校本研訓、構建區(qū)域教研共同體、開展“深度教研”探索和嘗試,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三小形成相對完善的教師梯隊培育體系。
附屬三小作為一所邊境小學,在開展教研,踐行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現實困境,比如,如何在海量的線上資源中選擇、重組、制作,以及校際教研距離、研修評價等等成為困擾基層教師教研成長提升的短板。
附屬三小語文老師陸榮艷說:“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解決了多年來一直困擾我們一線教師找不到得力的教學輔助工具的難題,通過觀察分析平臺中的名師精品課,查找我們需要的教案、課件、導學案等等資源,課后進行總結反思,讓平臺中的資源真正助力于我們的語文教學?!?/p>
語文學科教研組的老師們依據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中“教師研修”和“教改經驗”等欄目提供的基礎教育理論、政策、經驗,結合教學實踐,確立教研主題“跨學科教學策略”。教研組長推送教育平臺相關的專題講座、名師課堂課例給全體成員,共同研究,開展“精準備課”“一課三磨”,打磨精品課程,在崇左市“同課異構”展示活動中分享研修成果,獲得市級一等獎。
近年來,附屬三小依托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名師資源,開展集體備課、網絡教研等,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輻射邊境縣教師,讓中國特色的教研制度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黃桂芬的課題組應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教師研修”欄目“作業(yè)命題”和“考試評價”中的系列課程,確定了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單元作業(yè)設計與實施的途徑;借鑒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課程教學”欄目中的“基礎性作業(yè)”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義務教育高質量基礎性作業(yè)體系建設項目組的作業(yè)示例,獲得了權威指導,探索出符合學生學情的作業(yè)設計。該研究成果獲評廣西作業(yè)設計評選二等獎。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黃桂芬老師說,“平臺上的資源非常豐富、優(yōu)質,我們在開展廣西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等7個學科作業(yè)設計專項課題研究時,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發(fā)。”
學校學科教研組研修共同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根據不同的學段,針對不同的問題,開展系列化、主題化的教研,初步構建了以“深度教研”為核心、涵蓋“名師示范、精準備課、深度磨課、成果展示、多元評價”的教研框架。
附屬三小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資源,借助校內AI教研平臺,建立區(qū)域青年教師訓練營和縣域研修共同體,突破校際空間壁壘,采取“骨干引領、學科聯動、團隊互助、整體提升”模式,帶動大批青年教師提升業(yè)務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青年教師在課改時反饋把握不準新課標的內涵與編寫意圖,于是在縣域教研前各位教師根據自身學習時間登錄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靈活學習“學科研修”中關于統(tǒng)編教材的相關內容,拓展提升學習。骨干教師將學習成果錄制成視頻上傳AI教研平臺,青年教師在AI教研平臺學習后發(fā)表研修筆記和學習心得,互相學習,共同提升。經過對優(yōu)質資源的多輪自學后再統(tǒng)一線上教研,交流匯報學習成果,教研獲得實效。
崇左市教育局局長甘曉燕介紹,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帶動邊境縣教師教研能力的提升,形成名師賦能崇左基礎教育的新常態(tài),有效地彌合邊境地區(qū)城鄉(xiāng)之間和校際教育“數字鴻溝”,成了推動我們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促進我們邊境地區(qū)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從而進一步推動邊境教育更上新臺階。(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仕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