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調查顯示,不少家長在引導孩子學習成長方面需要幫助——

如何激發(fā)孩子學習內驅力

發(fā)布時間:2022-04-04 作者:本報記者 任赫 唐琪 歐媚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育部日前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了92.14%,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壓減了87.07%,整治成效顯著。部分家長擔心,如何在保證減少學科學習時間的同時不減學習效果?

為此,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就“如何為孩子學習成長提供支持”話題開展了專項調查,結果顯示,近3000名參與調查的家長中,38%的家長對孩子現(xiàn)階段的學習狀態(tài)表示擔憂。

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是家長普遍的心愿。調查中家長們反饋,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困擾主要集中于“如何引導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如何指導孩子自主學習”,占比均為15%。

“學習內驅力的形成首先從學習習慣的建立開始。”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陶沙認為,通過建立每天的閱讀、練筆、思考、交流常規(guī),讓學習活動成為青少年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其建立學習內驅力的第一步。讓孩子從學習活動中,既有能力的提升,又能感覺到學習的快樂,會為學習內驅力的建設提供很好的支持。而學習內驅力的長久維持則依賴于親子共同的目標與方向。

“家長滿腦子想的是補課、升學、考試時,你會發(fā)現(xiàn)欲速則不達?!贬槍Σ糠旨议L產生的焦慮情緒,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孫云曉表示,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回歸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家庭教育,而不是以學習為中心的家庭教育?!半p減”政策落地后,家庭會更像家庭。

“雙減”政策落地后,在引領學生學習成長方面,占據(jù)“困擾老師們的問題”前幾位的分別是“如何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自主學習”“書面作業(yè)減少,作業(yè)設計如何提質減量”“如何提升課堂效能”和“考試減少,如何把握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占比分別為16%、12%、12%、11%。

一些家長和教師認為作業(yè)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作業(yè)越多越好,考試越頻繁越好,于是擔心“雙減”之后學生的學習效果會下降。對此,陶沙表示:“‘雙減’后‘大水漫灌式’的作業(yè)設計成為過去。如何精準把握學生學習需要,實現(xiàn)提質減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碧丈辰ㄗh,教師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轉變過去的教學思路,從過去“管得多”“管得細”和單一的評價維度,向引導孩子自主學習,激發(fā)孩子的內在動力,允許不同的學生在一定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步子發(fā)展和成長轉變。

安徽省教育廳副總督學楊善竑表示,減負不減質,要發(fā)揮好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學校要加強教學管理,嚴格落實作業(yè)減負的有關要求,減少作業(yè)總量,嚴控作業(yè)時間,提升作業(yè)設計質量。同時,要注重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強化課堂教學評價等方式,倒逼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將課堂內容豐富化,讓學生重新回歸課堂、愛上課堂,把學習的主要任務完成在課堂上。最后,學校要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和形式,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課后服務,為學生開設多樣興趣活動,讓學生享受更加全面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

為服務“雙減”和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教育部推出了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并在3月29日正式升級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為著力支撐“雙減”等重大任務,平臺專門開設了作業(yè)命題、課后服務、學科研修、“雙減”經驗等板塊。呂玉剛表示,平臺既有覆蓋多個教材版本的各學科各年級全部課程學習資源,又有豐富的課后活動、研學實踐、影視教育、經典閱讀、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資源,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群體實際需要,進一步助力“雙減”工作。

此外,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指出,“雙減”不是要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而是要減去無意義負擔。“雙減”的價值取向是通過減去學生的被動學習、增加學生自主性,讓學習更有意義。

重慶謝家灣學校校長劉希婭認為,真正的教育不應該依賴刷題和時間的堆砌,真正的素質教育也不怕科學的考試?!半p減”減的不是成績,不是質量,而是通過小切口,系統(tǒng)重構教育生態(tài),回歸教育本質,提升孩子們的成長質量?!半p減”后,家長需要重新理解和定位“什么是學習”,要從教育焦慮中走出來,理性地理解教育本質。

網友觀點

@晨曦:“雙減”政策下的延時服務,要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負責,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興趣愛好與技能尤為重要,不能成為“校內輔導班”。

@夢想成真:如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是擺在教師、家長面前的重要問題。

@Ghost:求學不是求分數(shù),希望不要總是用分數(shù)衡量學生。

@藝達:要多給孩子們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只埋頭在書本之中。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04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