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游戲裝備、偶像周邊、劇本殺、潮玩、萌寵、二次元COSPLAY,到“興趣電商”“興趣綜藝”“興趣社區(qū)”,為興趣付費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消費選擇。消費與社交的深度綁定是年輕消費群體的普遍特征。借助各種媒介形態(tài)形成的“同好”消費圈層,甚至影響改變了年輕人的社交生活?!芭d趣付費”的消費觀念不同于簡單的消費沖動行為,折射出當下年輕消費群體獨特的情感需求和價值立場。
隨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消費越來越擺脫了單純對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的需要。尤其是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消費選擇更看重商品的象征意義和文化符號,表現(xiàn)出獲得情感慰藉、身份認同、自我表達的強烈訴求。這種興趣消費的底層邏輯,其實是年輕人渴望回歸自己、回歸生活的價值觀念。這種回歸不僅通過消費選擇,更通過興趣圈層,借由“同好”交往,來彌合社會差距帶來的距離感,獲得取悅自己與被人接納的情感體驗。
為興趣付費無可厚非,但過度消費需要理性反思。據(jù)媒體報道,為興趣埋單的項目主要集中于消遣性、即時性滿足的層面,不少年輕人的經(jīng)濟來源依靠父母家庭甚至借貸。過度消費的本質(zhì),其實是人對物的過度依賴,容易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事實上,通過精準定位年輕消費群體為興趣埋單的消費主張,一些平臺、品牌、自媒體已然形成了反向定制、深度黏合的興趣打卡消費空間。為了追求經(jīng)濟利益而層出不窮的“興趣”被制造,讓年輕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其所追求的情感與文化體驗也被裹挾進商品化的旋渦之中。
興趣消費不能代替生活本身。據(jù)媒體《2021年Z世代興趣調(diào)查報告》,年輕人為興趣愛好的投入,更多依賴于直接消費。這就意味著,興趣消費成為年輕人獲得有趣生活的替代快餐,這無疑是對“有趣生活”的碎片化解讀。通過消費來達到心理上的滿足、感官上的享受,難免會出現(xiàn)超前消費、攀比消費的非理性行為。甚至在圈層文化的影響下,年輕人會通過消費來“從眾”或“立異”,以實現(xiàn)符號化表達,在“同好”圈層中尋求歸屬感。但是,這種依賴于外源性的滿足并不足以支撐長久的情感需求和價值確證。只有把興趣轉化為生活的精神動力,才能找尋到真正的生活樂趣。
過度消費是對美好生活的誤解。一些年輕人在消費上遠遠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在人的一生中,青年階段是消費需求最高、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一個階段。學校和家庭應該對青年財商教育予以更多關注,引導青年合理地規(guī)劃、使用和投資個人資產(chǎn),讓資產(chǎn)為個人的長期發(fā)展提供堅實、長期的物質(zhì)保障,從而助力青年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實現(xiàn)更有價值、更有張力的趣味人生。
(作者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13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