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教師提高閱讀質(zhì)量的六條建議

發(fā)布時間:2025-04-22 作者:曹勇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掃碼看視頻

  一個人走上教學工作崗位,并不必然具備強大的讀書能力。根據(jù)筆者的觀察,相當一部分教師讀書能力有欠缺,需要開展讀書的自我教育。教師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來開展讀書的自我教育、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和效率?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經(jīng)驗,提出六條建議。

  建議一

  區(qū)分讀書類型,明確目標

  對于一線教師來說,讀書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任務型讀書,即限時完成讀書任務;另一種是成長型讀書,即為興趣愛好、自我提高而讀書。

  這兩種讀書各有優(yōu)劣,前者在任務倒逼之下,效率比較高,容易出成果,不足的是,比較功利,匆匆忙忙,容易產(chǎn)生應付的心態(tài)。而后者則相反,積累厚實,有助于養(yǎng)成健康的讀書習慣。多數(shù)人喜歡后一種方式,興之所至,開卷有益,但也要警惕,這樣的讀書,容易把人讀“散”了,讀到最后,什么也看不上,什么也做不了。

  因此,要明確自己讀書想要的是什么,把兩種讀書方式交替組合起來,揚長避短,讓讀書更有質(zhì)量、有效率。

  建議二

  制訂讀書計劃,量力而行

  拿到一本書后,要先看看書的體量,估摸一下多長時間能讀完,自己又能找出多少讀書時間。心里要有數(shù),制訂一個大致的計劃,并且雷打不動,堅決執(zhí)行。

  如果書的“部頭”過大,或眼下太忙,那就只能放一放,另外覓暇再讀,須防止不切實際地貪讀,造成“爛尾”。當然,讀書要趁熱,熱乎勁兒一過便可能錯過好書。

  以上兩條,看似與讀書的質(zhì)量和效率無關,但處理不好,會讓你的閱讀毫無質(zhì)量和效率可言。

  建議三

  精讀略讀混搭,更有成效

  培根《論讀書》中有句名言:“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彼嬖V我們,讀書的奧妙在于精讀和略讀的合理選擇,靈活搭配。

  什么是精讀?很多人以為,精讀就是像語文課堂上學習文言文那樣一字一句地細讀。其實,精讀主要是指反復讀。為什么要反復讀?因為我們讀一本書常常要讀到第二遍和第三遍,才能夠發(fā)現(xiàn)原先的疏漏之處,才能夠明白精彩的地方,才能夠讀懂。略讀也不是像一般人理解的一目十行,僅僅追求速度,而應如偵探一樣,掃幾眼就能快速地抓住關鍵和核心。人們常說讀書要“觀其大略”,“觀其大略”不是指速度快、一目十行,而是指善于抓住重點。

  根據(jù)需要把精讀和略讀混搭起來,讀書會更有質(zhì)量和成效。

  建議四

  用筆圈點勾畫,堅持深閱讀

  手里要有一支筆,一邊讀一邊圈點勾畫,用筆來調(diào)節(jié)你的閱讀速度,促進你的思考,獲得精神的享受、心靈的躍遷。還要把自己需要的內(nèi)容摘抄下來,寫成心得文字,讓筆暗中牽引著你,走向閱讀的深處、高處和遠處。

  這種用筆進行的閱讀,才是真正高質(zhì)量的閱讀。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讀一本書,走馬觀花過一遍,花六七成力氣即可,可要寫成文章,就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尤其是在今天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資訊發(fā)達,信息便捷,刷刷短視頻,很開心,可結(jié)果一地雞毛,都是碎片。因此,別放下筆,要知道少就是多,慢就是快,該記的記一記,該寫的寫一寫,用筆克服讀書中的時代病,堅守深閱讀,找到屬于你的有效閱讀。

  建議五

  帶著問題讀書,滿載而歸

  我們要帶著問題去讀書,讓心中的問號像鉤子一樣,鉤住書中對我們有價值的內(nèi)容,找到問題的探索方向和思考坐標。1928年,青年梁漱溟在廣州中山大學的演講中說:“沒有學問的人并非肚里沒有道理,腦里沒有理論,而是心里沒有問題?!保ā度绾纬蔀榻裉斓奈摇罚┪覀儜搶W習他倡導的這種“學問就是學著認識問題”的“問題讀書法”。

  以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鄉(xiāng)土中國》為例,這本書是費孝通充滿文化自覺、為中國找出路的研究成果,書中他嘗試著回答“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xiāng)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閱讀這本書,我們嘗試不斷地提出問題,與作品展開對話:“鄉(xiāng)土社會的基本特點是什么?”“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生成的心理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差序格局在家族和婚姻方面有怎樣的表現(xiàn)?”“鄉(xiāng)土社會秩序靠什么來維持?”“鄉(xiāng)土社會的權力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有什么變化?”

  小疑則小得,大疑則大得,帶著問題讀書,你的閱讀就會變得積極主動,能讓你滿載而歸。

  建議六

  把書“用”起來,及時表達

  書不僅要讀,還應該用。我們應該用多樣的讀書成果來豐富教育生活,提高讀書成效??梢园炎x書中發(fā)現(xiàn)、思考的成果融到備課之中,讓我們的備課有更豐富的材料、更優(yōu)的思路,還可以用“項目化”的讀書方式引領學生,把讀書成果“做”出來。

  比如,讀了劉慈欣的科幻作品,我就組建了一個團隊,讓學生把讀劉慈欣作品的感受、體驗和認識轉(zhuǎn)化成舞臺展演,組織開展了一場讀書沙龍活動“中國科幻奇點中的英雄史詩——我們這樣讀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讓學生把讀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說”出來、“唱”出來、“朗讀”出來、“辯論”出來、“投影”出來、“表演”出來……這種讓部分學生先讀書,然后用沙龍的形式把書傳遞給更多學生的活動,我舉辦過多次,掀起了一次次校園讀書的高潮。而這些讀書活動又反過來倒逼著我去閱讀,不斷拓展我的閱讀視野,使我的閱讀朝氣蓬勃、知行合一、富有成效。

 ?。ㄗ髡呦的暇┦械谑袑W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22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