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一批“代辦學位證”“低分進名?!钡膶W歷學位類詐騙案披露

高考錄取季,謹防“升學捷徑”騙局

發(fā)布時間:2025-07-22 作者:新華社記者 宋立崑 來源:中國教育報

  正值高考錄取季,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傳言”:花錢就能找人代辦學位證?考生身份轉(zhuǎn)為“國際交流生”就能低分錄取……注意了,那可能是騙子在向你招手。

  湖北省公安機關(guān)日前披露了一批“代辦學位證”“低分進名?!钡膶W歷學位類詐騙案。這類詐騙的主要套路是什么?考生和家長應如何防范?記者帶你了解。

  熟人“有關(guān)系”?

  51萬的假學位證買教訓

  “找熟人辦的學位證書,學信網(wǎng)上查不到。”今年5月,湖北十堰的王先生匆匆到派出所報警稱,自己找“朋友”花錢辦的重點大學“研究生學位證”,在學信網(wǎng)上查不到相關(guān)信息,懷疑自己被騙了。

  原來,2018年的一次同學聚會上,王先生對大學同學劉某吐露:后悔當年沒有讀研,如今在職場晉升上屢屢受限。劉某當即表示,自己“有人脈”,可以幫助辦理一些重點大學的畢業(yè)證和部分行業(yè)的執(zhí)業(yè)證書。出于對老同學的信任,王先生委托劉某代辦某重點大學碩士學位證。

  不久,劉某以辦入學需要“走關(guān)系”為由,向王先生索要了2萬元,之后接連以“代考費”“資料費”“學年報名費”等為由,陸陸續(xù)續(xù)向王先生索要了20余萬元。今年以來,劉某又提出為王先生辦理“碩士雙學位”和“注冊會計師證”,向其收取了20余萬元費用。

  今年4月,王先生終于拿到了“碩士學位證書”。然而,當他登錄學信網(wǎng),卻怎么都查不出證書信息。王先生找到劉某詢問,被告知“信息尚未同步”。之后,劉某便“人間蒸發(fā)”。

  到案后,劉某交代說:“當時我欠了外債,打游戲也花了幾十萬,很缺錢?!闭氡M一切辦法弄錢的劉某,知曉了王先生的需求,立馬抱緊了這棵“搖錢樹”。

  經(jīng)查,“辦證”期間,劉某每次都按照高校開學、注冊會計師考試報名等時間點向王先生要錢,令其深信不疑?!白铋_始,我去過對應高校,想在附近找‘黃?!迹珱]人愿意做,都說行不通?!睋?jù)劉某供述,到了該“畢業(yè)”的時候,他便找人印了個假學位證應付王先生。

  截至案發(fā),王先生總共向劉某轉(zhuǎn)賬超51萬元。目前,劉某因涉嫌詐騙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變成“國際交流生”?

  家長心急但別亂“投錢”

  “騙子聲稱,把孩子身份轉(zhuǎn)成國際交流生,就能上重點大學。”2024年7月,高考結(jié)束后,考生陸續(xù)等來錄取通知書。而湖北武漢的多名家長,卻等來了被騙的消息。

  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gòu)工作的岑某,聲稱自己“有門路”,能讓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通過將身份更替為“國際交流生”,進入知名院校。她還現(xiàn)場展示了多個“成功案例”,涵蓋國內(nèi)外多所知名高校,騙取了一些家長的信任。根據(jù)不同“目標院?!?,學生家長向岑某提交了各種報名材料,并交納了5萬元至23萬元不等的服務費。

  手續(xù)辦完后,岑某先是以院校審核流程復雜等借口拖延入學,其間送來了加蓋“公章”的“報名材料”,但錄取通知書和校園卡卻始終“杳無音信”,部分家長逐漸對岑某起疑。

  接到報警后,武漢洪山警方到岑某“承諾入學”的知名院校進行走訪。校方反饋,并未與岑某達成任何形式的合作,所有帶有高校公章的材料均屬偽造。幾天后,岑某被抓獲歸案。根據(jù)她的交代,“上家”方某很快落網(wǎng)。

  經(jīng)查,方某和岑某詐騙了12位家長共計134萬元,一些孩子還為了所謂“重點大學錄取機會”,主動放棄了高考志愿填報。目前,犯罪嫌疑人方某、岑某因涉嫌詐騙,被武漢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目前已進入審查起訴階段。

  為啥總上套?

  “渠道”“人脈”騙信任

  “有渠道、有人脈,能繞過正規(guī)考試錄取流程,是這類詐騙的主要套路。”辦案民警透露,許多受騙家長有知識、有見識,完全具備理性判斷能力,只是為了子女前途,加上“熟人”帶來的信任感,雖對風險有所感知,但揣著“搞不成就退錢”的僥幸心理,決定花錢“搏一把”。

  湖北觀筑律師事務所律師馬特表示,如果委托人明知請托事項違反法律規(guī)定,就可能構(gòu)成“違法請托行為”,不僅相關(guān)違法請托約定或合同會被法院認定無效,相關(guān)費用往往也很難主張返還,導致“事財兩空”。

  “其實這類騙術(shù)都很低級,考生和家長只要多一個心眼,騙子就很難得手。”十堰市公安局東岳分局刑偵大隊民警王越提醒說,防騙要點就是要多方核實。像學籍、考試和錄取記錄等信息,官方網(wǎng)站都能查詢到。直接打高校招生辦電話核實,效率也非常高,“總之,發(fā)現(xiàn)有詐要立刻報警”。

  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qū)分局南湖派出所民警曾冠三說,在學歷提升上,一定要摒棄不勞而獲和“花錢買省心”的想法。聽見“有渠道”“有人脈”的說法,應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避免掉入騙子精心織就的陷阱。

  近年來,高考、研究生等各類學歷學位考試制度愈發(fā)規(guī)范完善,考場內(nèi)外的身份識別技術(shù)也愈發(fā)可靠,“槍手”“代考”等亂象得到有效打擊遏制。但關(guān)于花錢辦學歷、進名校的老騙術(shù),每年都有不少家長和考生中招。究其原因,還是投機取巧的心理作祟。有道是:誠信為本,欺詐難行。

  新華社武漢7月21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22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guān)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