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張青青)七月驕陽,在第六屆甘肅省大中學生軍事訓練營(中西部片區(qū)),一群身負相機、手持筆記本、操作無人機的甘肅農業(yè)大學大學生通訊社成員,活躍在訓練場,他們以鏡頭為眼、以鍵盤為筆,用另一種方式丈量著迷彩青春的厚度。
“當學員們整理行裝、適應環(huán)境時,通訊社的同學們已經在構思如何捕捉這最初的瞬間,這既是相遇,也是通訊社實踐任務的開始?!敝笇Ы處煆埡祈嫡f。
隨著第六屆甘肅省大中學生軍事訓練營(中西部片區(qū))正式開營,攝影組成員李儒就開啟了“奔跑”模式,汗水順著鬢角滑落。他緊跟著方陣步伐,捕捉整齊劃一的軍姿、堅毅如炬的眼神。
目睹學員們摸爬滾打,汗水浸透衣衫,視頻組成員馬玉萍手中的鏡頭因感動而微微顫抖?!斑@些素材剪出來,肯定能讓沒參訓的人感受到這份熱血和堅韌。”實際上,高溫下的高強度工作,也是通訊社成員們共同的“訓練科目”。跟拍10公里野營拉練是一次“嚴峻挑戰(zhàn)”,為確保全面覆蓋各校方陣,攝影組成員呂文遠在近200米的拉練隊伍中反復穿梭。“學員們在路途上咬牙堅持,我們也在奔跑中全力記錄?!眳挝倪h說。
考核日,離別氛圍漸濃。攝影組成員在回看考核畫面時,敏銳捕捉到學員們眼中流露出的不舍與更勝往昔的堅定,學員們“肯吃苦、敢吃苦”的精神風貌,透過鏡頭源源不斷地傳遞出來,成為支撐通訊社成員在高溫下持續(xù)奮戰(zhàn)、精益求精的強大動力。
紅色教育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靈魂。在紅軍會寧會師樓、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呂文遠、回靚等早已舉起相機:鏡頭里,斑駁城墻訴說著歲月滄桑,褪色的“擁護中央紅軍”標語筆鋒遒勁依舊。
結營儀式上,攝影鏡頭既對準臺上榮獲獎項的學員,也捕捉臺下悄然抹淚的動人臉龐。剪輯組成員鞏如玉將7天的汗水、笑容、堅持與感動,濃縮進八分多鐘的短片。
當汽車駛離紅軍會寧會師樓時,細雨如織,學員們和通訊社成員望著車窗外那座穿透雨幕巍然矗立的會師塔,心里默默揮別,這場紅色之旅,已將滾燙的精神印記深深烙進每個人的心中?!皩τ谕ㄓ嵣绯蓡T而言,這份觸動更轉化為一種使命,無論是光影捕捉、文字流淌,還是腳下篤實的步履,都將承載這份來自歷史與現實的熾熱力量。”張浩淼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