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假精致”暴露青少年教育真課題

發(fā)布時間:2019-06-11 作者:鄧海建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最近,一篇題為《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輕人》的文章引發(fā)無數(shù)人共鳴。

這是“假精致”的群體畫像:小家電,非名牌不用;賞櫻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麥”不碰;選服裝,非“設計款”不穿……隨著物質(zhì)條件的改善,民眾對精致生活的追求漸趨熱切。然而,當下一些年輕人超越自身實際,過度追逐所謂“品質(zhì)生活”掩蓋下的預消費、高消費,無孔不入的“精致”透支錢包,掏空身心,侵蝕靈魂。

一句話,窮講究、愛作秀,在“假精致”中焦頭爛額、在“假優(yōu)雅”中耽于人設。最終,道理假裝記了很多,人生卻過得千瘡百孔。生活弄得像拍偶像劇一樣,處處精致展覽卻又無人“打賞”,經(jīng)濟破產(chǎn)、情感空洞,徒剩下虛榮的“儀式感”。

年輕人的“假精致”或許并不是個偽命題。不妨看看下面這些數(shù)據(jù),有消費調(diào)查顯示,我國90后在借貸市場中占比高達49.31%,位居亞洲同齡人首位。而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費貸款,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大學生借貸”,就有50多萬條最新消息,幾乎每兩三天就有媒體爆出一則大學生深陷借貸“旋渦”導致涉黑、失足的。這些面上的數(shù)字,足以叫人感喟良多。

追求精致生活當然無可厚非,努力奮斗就是為了先把小日子過好。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指出,我們通過消費購買物品不只是“當作工具來使用”,亦是“當作舒適和優(yōu)越等要素來耍弄”。因此社交軟件上那些目眩神迷的物質(zhì)生活場景,不僅是商品與服務本身,還代表著“我有消費它的能力”式的炫耀。當然,誰也不會看穿這個大牌包包或者這頓高級午餐攢了多久的錢抑或分期了多少次信用消費。不過,如果精致生活是靠信貸或破產(chǎn)來支撐,這樣的“假精致”遲早會成為黑色無底洞,不僅吞噬年輕人的經(jīng)濟信用,更會給社會生活帶來無窮隱患。

而真正的問題是:年輕人的“假精致”是誰帶壞的?一個成年人,當然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但不得不說的是,兩種亟待糾偏的潮流,也在這種“假精致”上推波助瀾著。

一是信用透支被熱捧。多少年前,我們就經(jīng)常用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來忽悠自己人,說你要提前消費、你要借貸消費,弄得量入為出過日子好像是種恥辱。幾張信用卡、幾家網(wǎng)貸平臺,讓這代年輕人的日子過得“瀟灑愜意”。最后的結果是加速了全社會儲蓄率的下降、家庭債務急速上升。

二是消費主義正盛行。作為拉動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的作用毋庸置疑。不過,咖啡店引發(fā)“全武行”的一個杯子、服裝店引發(fā)爭搶騷亂的一件聯(lián)名T恤衫,寄寓其間的消費主義,顯然早已超越經(jīng)濟學的消費概念,而成為社會文化的一種思潮。消費主義文化興起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對物品的絕對占有和追求享樂主義為特征,以消費為目的、為消費而消費,主張追求消費的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追求無節(jié)制的物質(zhì)享受、消遣與享樂主義。這些年來,在商業(yè)消費文化的鼓吹與慫恿之下,在新媒體和自媒體無節(jié)操的呱噪與推動之下,紙醉金迷的消費主義正在消解經(jīng)濟適用的簡樸主義。過度消費主義之下的美國次貸危機、日本“消失的20年”,殷鑒不遠,尤須警惕。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边@句話出現(xiàn)在2019年的高考作文題中。其實,在勤勞的民族特質(zhì)之后,中國還有上千年“簡樸”的生活邏輯。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回歸的新時代,讓“勤”“儉”二字熠熠生輝在年輕人的人生字典里,這或是對抗“假精致”的治標兼治本之計。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1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